德国佛教历史文化,欧美等国佛教简介

网友想知道欧美等国佛教简介关于一些德国佛教历史文化的题,本篇文章都有详细的解,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佛教传入欧洲的时期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


第一时期1830年代,英国传教士和法国学者把对语言的兴趣转向了佛教。欧洲涌现了以波诺夫等人为首的一批著名的亚洲和佛教学者。


他们用罗马拉丁文注释了巴利文大藏经及其注解,研究翻译了英国驻尼泊尔公使霍奇森收藏的梵文十叶经,以及英国探险家斯坦因、法国探险家珀利奥收藏的大量梵文十叶经。和别的。敦煌千佛洞中从新疆、中国和中亚掠夺而来的大量梵文、于阗文、求贤文、回鹘文、粟特文和其他佛教文献,给欧亚研究史带来了“征服”。佛教越来越被人们理解和重视。


《印度佛教史概论》、《东方圣经》、《亚洲之光》、《佛陀福音》等佛教研究著作也不断出版。这些作品以通俗优美的散文和诗歌描绘了佛陀的生活和思想。


法国奥尔登堡的《生活、教义和僧伽》被翻译成14种语言,佛教在欧洲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此时,亚洲一些国家的佛教僧侣和知识分子也将佛经翻译成欧洲语言。他们从小就接受佛教教育,同时也学习了西方的语言和文化,所以他们了解佛教,也很容易翻译佛经,而这些翻译无疑加深了欧洲人对佛教的正确认识。


第二时期从19世纪末开始,欧洲佛教进入弘法、受戒、立戒、受信时期。


1881年,巴利文佛教圣社在英国成立,翻译出版巴利文佛经。


里斯戴维先生和夫人负责管理。大卫夫妇是佛教的倡导者,认为世界各大宗教中,唯有佛陀的‘八圣道’深奥,能让他们安定下来,安居乐业,他们也让孩子学习佛教和巴利语。


1898年,来自伦敦的贝内特在“亚洲之光”的影响下前往斯里兰卡学习佛教。1902年在缅甸出家,法号“阿难弥勒”,成为英国第一位佛教僧人。


1906年“英国佛教会”在伦敦成立,戴维斯当选为会长。1908年,贝内特前往伦敦传教,但失败了。


1924年,英国法官洪菲斯在英国建立“佛教中心”,建立佛教图书馆,出版《佛教杂志》,即后来的“英国佛教”。


1926年,斯里兰卡佛教徒、世界大菩提会创始人达摩波罗在伦敦成立“大菩提会伦敦分会”。英国成为欧洲最早和最重要的佛教中心之一。


德国1903年,塞登公爵创立了德国第十个佛教组织——德国传教会。第二年月,创办《佛教》杂志,并出版《佛教展望》月刊。由于资金题,上述两本刊物很快就停刊了。


1901年2月,马克格雷戈尔在缅甸出家并皈依佛教。另一位德国人古一思在仰光受戒,被授予“三界般若”的称号。山海智圆在斯里兰卡游历期间皈依佛门,撰写了影响深远的书籍,并被翻译成十多种语言。他还创办了月刊《佛教世界——德国佛教》,并成立了“德国巴利语佛教协会”来培养弟子。后人为表彰他对佛教的贡献,为他立碑纪念,他生前居住的地方也被定为德国佛教徒的圣地。


1911年,“摩诃菩提会德国分会”在德国成立,次年“佛堂”更名为“摩诃菩提叶”。


希特勒上台后,实行独裁统治,在德国严禁佛教,并建立了一个名为“原佛教会”的秘密组织。


1933年,斯坦基赴中国学佛,在南京栖霞山受建旭禅师授戒,法号“照空”。1934年,昭功当选为伦敦“佛教协会”主席,回国后希特勒政府取缔“佛教组织”。在佛教传播到德国的过程中,命运不幸,生存不易。


法国法国皮利奥人掠夺敦煌资料后,法国成为欧洲又一个佛学研究中心。1929年,在中国大使太虚的鼓励下,朗伯特创办了“巴黎佛教协会”,后来出版了《佛教思想》月刊。


美国美国研究佛教晚于英国、法国等国家。1893年,护法在芝加哥举行的世界宗教会议上发表演讲,促成了摩诃菩提学会美国分会在美国的成立。


另一位大乘佛教僧人释宗彦在一次会议上做了精的演讲后,禅宗开始受到美国人的关注。此时,美国学术界以哈佛大学沃伦为首的拉曼、克拉克、英格斯等教授联手编撰了《哈佛东方丛书》,翻译介绍了许多经典著作。


另一位日本学者铃木大条在美国用英语讲授并撰写有关禅宗的著作,禅宗在美国影响很大。


1880年,美国陆军上校阿尔泽特移居斯里兰卡出家,成为美国第一位佛教徒。


1899年,日本移民准备成立美国佛教协会。


中国著名高僧太虚也于20世纪初来到美国弘扬佛教,受到中国社会的热烈欢迎。


藏传佛教也很快引起了美国人的注意,藏传佛教师父来到美国各地传教。


由于美国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之一,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带着他们的传统信仰来到这里。目前,大乘佛教和南传佛教正在美国传播。


目前全美有3000多个冥想中心。


俄罗斯沙皇彼得一世亲自下令征集藏文、梵文、中亚文字的佛经抄本,还利用外交渠道或“考察队”在中国收集、掠夺佛教资料。


1905年,奥捷尔季耶夫和1914年奥尔堡等人从敦煌盗取了大量佛经。据前苏联科学院公布的数字有1243份,但据日本学者统计,有1万多份,占敦煌文献总数的四分之一。


沙皇政府获得这些珍贵文献后,俄罗斯的佛教研究与英国、法国等国的佛教研究并驾齐驱,并出版了《佛教图书馆》。俄罗斯学者切尔瓦斯基写有《佛教逻辑》、《涅槃观》等著名著作。


二战后,欧美佛教迅速发展,一方面是因为佛教及其文化被各国人民所了解,另一方面是因为许多亚洲人移民了。这个地区有特定的市场。


欧美佛教面貌焕然一新,宗派众多。斯里兰卡和缅甸佛教最初在欧洲和美国流行了近一个世纪,并继续稳步发展。泰国佛教的势力和影响进一步扩大。


近几十年来,一些原有的佛教组织仍然存在并发挥着作用,如英国佛教中心、佛教协会、僧伽信托基金、德国汉堡佛教会等。


二战后,大乘佛教在欧洲得到极展,尤其是日本佛教和藏传佛教。日本几大教派在英国、德国建立寺庙并建立独立组织。藏传佛教主要受萨迦派和宁玛派的影响。


在法国、意大利、瑞士、瑞典、比利时、奥地利等国还有一些有一定影响的佛教团体。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欧佛教呈现出融合的趋势,特别是随着禅宗佛教和宁玛派佛教的普及,佛教呈现出世俗化的特征。


欧洲禅宗联合会、西方佛教联合会、欧洲佛教联合会都是重要的佛教组织。


战后,美国佛教开始迅速发展。战争期间被禁止的日本佛教在20世纪50年代恢复活动,其中禅宗和日莲正宗尤其受欢迎。随后,日本创价学会传入美国,并迅速成为美国佛教第一大教派。


20世纪60年代末,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在美国日益盛行,中国的大乘佛教也得到了长足发展。特别是台湾佛教界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1960年,中国佛教徒组织美国佛教协会在旧金山成立。2月2日,“东美佛教研究会”在东部地区成立。


1968年,宣化法师在旧金山成立“美国华人佛教协会”,并建立了——万华人佛教中心。


1970年,中国佛教徒成立了“世界宗教研究所”,不久又成立了“菩提精舍”。


1975年,台湾著名高僧释圣言在纽约建立“中国佛教文化中心”,下设“三派培训中心”和“禅宗中心”,并出版刊物《禅宗通讯》和《禅宗杂志》。


净海法师与永兴法师在休斯敦成立“德克萨斯州佛教协会”。星云大师的佛光山大师在南加州组织了佛教弘法会,并在洛杉矶建立了西来寺。寺庙雄伟、庄严、美丽。它具有中国传统特色,耗资数千万美元。


现在中国佛教也正在影响美国佛教。1958年,第一座藏传佛教寺庙在美国建成。20世纪60年代,在佛蒙特州设立了“护威坐禅中心”,在科罗拉多州设立了“伽玛禅中心”和“纳盘山佛法中心”。


20世纪70年代后,藏传佛教开始在美国兴建寺庙,影响力显着增长。美国佛教协会、创价学会、宁玛禅宗中心、丹佛佛教协会、美国佛教青年会、中华佛教联合会等都是著名的佛教团体或组织。美国佛教在美国以外也产生了影响。加拿大、巴西、阿根廷等地也有佛教徒。


20世纪80年代,佛教在前苏联得到很展,许多年轻人开始信仰佛教。一座佛寺周围形成了一个佛教徒居住的村庄。前苏联解体后,佛教进一步发展,佛教徒准备在莫斯科建立佛教中心。


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也有少量佛教徒。


20世纪50年代以后,佛教传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尤其在澳大利亚盛行。佛教已成为澳大利亚第三大宗教。佛教也传入非洲,但影响不大。


战后,欧美的佛教研究进一步发展,出版了许多有价值的佛教著作。学者们充分认识到“不了解佛教,就无法了解印度、中国、日本的文化;同样,不了解印度、中国、日本的文化,就无法了解佛教”。


近年来,中国佛经研究不断加强,比较研究日趋深入,文化功能日益凸显,田野调查和统计报告不断增多。据统计,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出版的佛教书籍分为基础研究、信息交流和应用研究三类。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

No Comment

留言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感谢你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