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想知道的中疾控2月全国流感病例超24万例,死亡1例和一些关于2月5月疫情数据的话题,本文都有详细介绍,希望对各位都有所帮助。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4月12日电今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发布2月份我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病例数和死亡人数,其中流感240687例,1例。死亡。流感是所有法定传染病中发病人数最多的疾病,约占所有法定传染病的三分之一。
3月8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健康提醒称,流感病根据其核心蛋白可分为甲、乙、丙、丁四种类型。与乙型流感病相比,甲型流感病在自然界中有许多宿主,更容易发生突变或重配,导致其在人群中迅速传播。历史上多次大规模流感暴发都与甲型流感病有关。近期我国多地流感活动增多,是由甲型H1N1亚型流感病引起的。
流感起病急,且大多具有自限性。主要表现为发烧、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体温可达39~40。可能会出现寒战、寒战。常伴有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常出现咽痛、干咳。可出现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面部潮红、结膜充血等,部分患者症状轻微或无症状。轻度流感通常表现与普通感冒相似,但发烧和全身症状更明显。严重者可引起病性肺炎、继发细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等肺外表现,以及各种并发症,甚至死亡。
出现症状后,一般建议患者在家休息并保持房间通风。充分休息,多喝水,吃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尽量减少与他人的接触,避免传染。治疗的重点是缓解发烧和咳嗽等流感样症状。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一旦出现持续高烧,并伴有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神志改变、严重呕吐、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5岁以下儿童、老年人、慢患者、孕妇或肥胖者更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应尽快就医,并尽快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病药物。抗生素和激素对流感病无效。
如果家里有流感患者,你该怎么办?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给出以下健康提示
1建议患者在家休息。尽量居住在单人房间,保持房间通风,减少与同住者接触的机会。
2患者需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
3.密切观察患者及家属健康状况。一旦患者或其他家属出现持续高烧,并伴有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精神变化、严重呕吐、腹泻等严重倾向,应及时就医。患者前往医院就诊时,患者及其陪护人员必须佩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4、尽可能由非流感高危人群的相对固定的家庭成员照顾和接触患者。与患者密切接触时应佩戴口罩。家庭成员,特别是流感高危人群,应尽可能避免与流感患者密切接触。
近期,甲型流感“南下”。4月6日,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最新监测数据显示,广州市甲型流感活动水平仍在快速上升。近一周来,全市哨点医院报告的流感样病例数持续上升。国家流感中心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3月20日至26日,南方省份流感病检测阳性率增幅放缓,北方省份持续下降。AH1N1pdm09占主导地位,AH3N2流感病共同传播。随后一周,南方省份流感病检测阳性率较上周小幅下降,北方省份继续下降。
流感来袭时,如何科学预防?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示
1、做好个人防护。日常注意保持手卫生、咳嗽礼仪等良好卫生习惯。流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避免接触有呼吸道症状的人。如需接触,应做好个人防护。
若出现呼吸道症状,应居家休息,进行健康观察,无病正常上班、上课;尽量避免与家人近距离接触,必要时佩戴口罩;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帕或纸巾遮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减少疾病传播。前往医院就诊时,患者及陪护人员需佩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2、保持环境卫生。保持家居清洁、通风,定期对门把手、扶手等重点部位进行清洁消。
3.加强集体单位健康监测。学校、托幼机构要加强校内上午、下午检查和全天观察。当出现流感样病例时,患者应在家休息,以减少疾病传播。如果发生聚集性疫情,要协同实施各项防控措施。
4.尽快接种流感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而接种疫苗的时间是在流感季节之前。对于尚未接种流感疫苗的孕妇、老年人、慢患者、幼儿等高危人群,在有流感疫苗的情况下尽快接种,仍然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和保护作用。角色。
本文给大家介绍的一些关于中疾控2月全国流感病例超24万例,死亡1例和2月5月疫情数据的相关题已解完毕,希望各位能够喜欢。
N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