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临站镇全力打造乡村振兴先行区奋力谱写新时代农业农村工作新篇章

本篇文章讲解关于安临站镇全力打造乡村振兴先行区奋力谱写新时代农业农村工作新篇章的话题,和一些安临站相关题,很多人都想知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安林站镇位于肥城市中部。辖48个行政村,人口587万,总面积131平方公里。这里山水相间,美丽宜居。先后荣获“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山东省卫生乡镇”、“省农村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近年来,安林站镇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和要求,坚持党建引领,以打造“两带三区”乡村振兴排头兵为契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了农业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裕,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乡村振兴之路。

“两带三区”乡村振兴先行区规划。

坚持党建领导

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树欲旺盛,必固其根”。近日,小编来到安林站镇站北头社区看到,一排排居民楼整齐、干净、美观,成为社区最美的风景线;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宽阔整洁,成为人们休闲的打卡之地。近年来,南湖村、前马村等8个村相继搬迁至此,成为该镇最大的社区。为提高社区治理水平,镇党委决定成立站北头社区党支部,创新推行“社区共建、支部一体化”模式,进村实行“集中办公、分区管理”,定期召开社区联席会议,高层按标准开展党内组织生活,创新工作机制,凝聚合力,为社区治理提供坚实保障。

虎门优质小米种植基地。

近年来,安林站镇围绕实现乡村振兴,突出“人”这个关键因素,加强党支部书记和村干部队伍建设。向外“请”有才华的人。实施能人治村工程,向薄弱、分散村派出工作组,邀请15人回村担任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从民生、产业发展等多方面入手,改变村容村貌,促进村庄发展。经济发展水平。开阔视野,“选择”。注重后备干部培养,实行一岗一备、后续培养,利用换届和中期调整,逐步吸纳年轻、灵活、能干的后备力量纳入村“两委”干部队伍,村干部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加强培训和“教育”。每年两次开展干部轮训,定期组织外出踏青,按行业、基本类别开展发展竞赛,对薄弱村实施“一村一企一干部”保本帮扶,不断提高村干部发展能力。村干部队伍,增强村党支部的战斗力、凝聚力、向心力,为村级发展注入活力。

聚焦产业发展

为乡村振兴增添动力

小编了解到,站北头社区成立之初,为解决群众搬迁后增加集体收入、生产不便等题,社区党总支牵头,投入720万元9个村占据45股,村民投入土地2600亩。45、15台大中型农业机械设备共同以固定资产作为10股投入,成立党支部领导合作社。站北头社区党支部书记李勇表示“我们找准定位,开拓创新,围绕‘一村一品一特色’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推动社区持续发展。振兴村级经济,带动群众增收致富。2021年、2018年,站北头社区集体收入达到180万元。

菜园路竣工通车。

在桥界首村,该村利用依山傍水、湖滨湿地的自然优势,因地制宜发展三产融合项目。今年,山东乐城文化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拟在桥界首村投资开发桃都水乡综合开发项目。打造集岸边采摘、湖中垂钓、水上乐园、休闲餐饮、民宿旅游为一体的特色乡村产业。目前,该综合体正在详细开发中。

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安林站镇立足“一核四区”城镇发展规划,挖掘区域特色资源,加强特色产业发展,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道路,最大限度发挥资源“集约效应”。该镇着力打造城镇居民核心区,突出城镇化建设。设立站北、寨行、安站、邓庄四个安置区。共搬迁2260户、7389人。人员聚集带动了产业发展、扩大了公众基础。就业渠道;东部地区以党支部领导合作社为重点支撑,突出现代农业,实施集团化发展;西部地区,突出旅游产业延伸,在成功获批国家3A级景区的基础上,打造圣景峪田园综合体,以点带面带动周边村庄特色产业发展。-对点辐射;南部地区突出山水田园,引进创新型农业龙头企业,规划建设望庐湖田园综合体项目和刘村三业融合项目,让游客“进来住”,住在这里”。

改善居住环境

为乡村振兴搭建舞台

干净整洁的街道,错落有致的民居,随处可见郁郁葱葱、美丽的风景。近日,在安林车站桥界首村,小编走过大街小巷,漫步田野,仿佛走进了一幅美妙的乡村锦绣画卷。“我们村投资90万元,在全市率先完成农村污水改造提升工程,铺设管道15万米,建设污水沉淀池4个。建设完成后,雨水、污水分流,进一步改善居住环境。”乔界首村党支部村委会书记、主任乔红亮说。据了解,桥界首村以实现“生态优美、环境优良”为目标,以人居环境改善、清洁供暖改造、特色产业发展为重点,着力补齐短板,加快乡村振兴。

美丽乡村——桥界首村。

近年来,安林站镇在人居环境建设上不遗余力。围绕农村环境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顺利通过验收。投资500万元,对26个村实施厕所无害化改造,完成任务5327套;投资420万元,全面完成农村污水处理任务;聚焦基础设施建设,投资6500万元,完成31个村、686公里“户户通”建设;投资2200万元,完成滨湖路、桥东路等10条“四好乡村路”建设。长度达到203公里;投资809万元改造农村自来水网络,铺设管网18公里。全镇所有村庄均通上安全可靠的自来水;聚焦民生,投资2000万元完成敬老院改扩建工程;投资1000万元,完成安站中学教学楼建设;投资420万元,完成“上庄路—大东水库”引水工程;投资315万元,建设农村幸福院21所;投资200万元完成小学基础设施更新;投资300万元建设便民服务大厅。

巩固脱贫成果

支持乡村振兴和民生

圣境峪是安林站镇牛庄村的一个自然村。是远近闻名的“石头村”,被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评为省级传统村落。2015年11月,该村引进泰山四方集团,投资12亿元开发盛景屿民宿度假村。2017年,镇政府将省专项扶贫资金130万元与盛景渔民宿旅游开发项目结合,建设“景渔家园”农家乐扶贫项目。项目建成以来,已有30余名贫困群众得到安置,从事景区导游、保安、清洁工、服务员等管理保障工作,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

圣境御民宿旅游度假村。

据了解,安林站镇已有1139户、2036人如期脱贫。目前,该镇正在全力巩固和扩大脱贫攻坚成果。按照“四不”要求,扎实推进“两不愁、三保障、一保障”任务落实,确保脱贫群众稳定脱贫摆脱贫困,不再返贫。群众脱贫致富后,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安林站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积极开展“蒲公英电影院”、“飞乐轩”评书、送剧下乡、广场活动等活动舞蹈比赛。同时,依托全镇红色文化资源,广泛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活动,着力打造东路坊村红色美丽乡村,引进冰峰红色文化旅游项目,促进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文化旅游,传承红色基因,延续红色血液。

完善体制机制

为乡村振兴提供保障

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必须把制度建设贯穿始终。为调动村级积极性推动乡村振兴,安林站镇建立了镇财政支持党支部牵头合作社的机制,设立扶持资金150万元,实施了集团化等四种模式。发展和村企联盟。党支部带领合作社达到40个;全镇收入50万元以上村4个,收入200万元以上村1个。

站北投现代农业合作社。

完善党支部书记双向考核、末位淘汰、定期考核评价制度,出台《村集体经济增长考核办法》,通过年终村级增收励和处罚考核,对具体人员进行惩;深入实施“一岗一备”“苗木升级”等工程,把致富重点、种养大户、新型职业农民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定期邀请讲师讲学,组织出国培训,提高讲师素质和能力;对265名村“两委”干部进行分类培训,为村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重点培养40名中高级职称农民,打造一支过硬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安林站镇新建便民服务中心大厅。

制定《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方案》,镇财政以代补形式补助40万元,鼓励村级提升岗位;建立民生事项项目化管理机制,每年确定一批民生事项,定期调度推进落实,今年重点完成10个镇级民生事项、163个村级民生事项。着力解决民生题,大力解决群众的困难、堵点、痛点。

安林站镇党的十六次代表大会明确了坚持党建领导、突出“四个重点”、守住“五个底线”的工作思路,把乡村振兴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下一步,安林站镇将着力打造“两带三区”乡村振兴先行区,坚持“务实、责任、廉洁、团结”的工作理念,创新拼搏,争当乡村振兴先行区。一是努力谱写新时代农业农村工作新篇章。

【泰安日报泰安证券传媒编辑李政通讯员刘伟陈元刘晓飞】

上述文章主要给大家讲解安临站镇全力打造乡村振兴先行区奋力谱写新时代农业农村工作新篇章,和安临站的相关话题,希望对诸位网友有所帮助。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

No Comment

留言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感谢你的留言。。。